新闻动态
从理论到实践:飞鸟夏令营导师团助力青年学者突破学科边界
  时间:2025-07-12 21:04  来源:    浏览

在“2025飞鸟夏令营”的创新土壤上,一群兼具学术深度与跨界视野的“飞鸟导师”正以专业力量为营员成长护航。作为夏令营打破学科壁垒、激发创新活力的核心支撑,王伊龙、袁洋、张林峰等知名青年科学家组成的飞鸟导师团,以“手把手指导+跨学科协作”模式,助力营员在人工智能与复杂性科学的交叉领域探索未知、突破边界。

飞鸟导师团:跨界领域的“解码者”

王伊龙

主任医师、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脑血管病领域权威专家,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常务副院长、神经病学中心首席科学家。他深耕脑血管病研究多年,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及延续资助项目,入选中组部国家“万人计划”科技创新领军人才、首批教育部(青年)长江学者,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(2项)。在飞鸟夏令营中,他以深厚的临床医学经验为根基,引导营员将人工智能技术与神经科学、中西医结合诊疗等领域结合,探索复杂性疾病的创新解决方案。

undefined

图:2025年7月7日,李鹏教授向王伊龙教授颁发飞鸟导师聘书

袁洋

清华大学交叉信息学院助理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人工智能理论与算法设计、智能医疗方向专家。他曾入选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及北京智源青年科学家,他擅长将前沿AI算法与医疗场景深度融合,为营员提供从理论模型到实践落地的全链条指导,尤其在智能医疗跨学科课题中展现出独特的创新视角。 

undefined

图:2025年7月7日,李鹏教授向袁洋教授颁发飞鸟导师聘书

张林峰

深势科技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、北京科学智能研究院院长,AI for Science领域领军者。他曾获高性能计算机领域最高奖项戈登贝尔奖,入选全球前2%顶级科学家、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。在本次夏令营中,他聚焦人工智能与量子计算、复杂物理系统的交叉研究,为营员打开“AI驱动基础科学突破”的全新视野。

undefined

 图:2025年7月8日,李鹏教授向张林峰博士颁发飞鸟导师聘书

以导师之力,助“飞鸟”展翅

本次夏令营中,王伊龙、袁洋、张林峰三位飞鸟导师围绕营员提出的“飞鸟创意”,通过针对性指导与小组讨论,推动创新观点从概念构想走向具体实施路径。他们聚焦人工智能在医学(中医、西医)、物理(量子计算)等复杂领域的应用,鼓励营员跳出单一学科框架,用独特视角挑战传统思维:从中医智能化、多模态信息融合的算法设计,到从定性到定量的中西医融合“大一统”人体模型构建,再到生命体3D打印——星际移民的终极方案的系统规划……导师们以自身研究经验为范本,引导青年学者在碰撞中迸发思想火花,让“异想天开”的创意在专业指导下落地为可探索的科研方向。 

正如夏令营所倡导的:“在人类文明的星河里,总有一群追光者以飞鸟般的勇气冲破地平线。”而王伊龙、袁洋、张林峰等飞鸟导师,则是陪伴“飞鸟营员”振翅的同行者——他们以扎实的专业学识为营员厘清科研思路,在跨学科研究中为营员搭建桥梁、点亮方向,让那些萌芽于碰撞中的创新想法,在针对性指导下逐步落地为可实践的研究方向,助力“飞鸟”们在追光之路上走得更稳、飞得更远。

undefined

undefined

undefined

图:三位飞鸟导师与飞鸟营员探讨交流飞鸟创意